班车“偷渡”
石所在的县城,地处京津唐

地,距京北四百多里。每天一趟始发车直达京北,很多去京北办事的,都做这车。
石的鼻炎,很多年了,跟别人不同的是平常没什么症状,就是吃饭渴酒的时候犯的严重。⽇积月累,一提吃饭就犯愁,尤其有客人的时候,饭不敢多吃,酒不敢多喝,恐怕⽑病犯了,引起客人的不快。为这,他去过不少医院,光手术就做过两次,药更是用了无数,始终治标不治本,过一段时间还犯。
终于下定决心,去京北看病。打听了不少人,说京北同仁医院耳鼻喉⽔平国全一流,就托人挂了一个号,大清早踏上了前往京北的征程。
本来打算一个人去,但老婆不放心,坚持要跟着,毕竟是顶头上司,石只好同意了。一上车,就出问题了,老婆没带⾝份证,结婚证倒是拿了,弄得石涕笑皆非。乘务倒是牛气起来:“没有⾝份证,一律不能进京,这是两会期间。当然做我的车例外,不过得多花30元钱。”
老婆问:“结婚证管用不?”
乘务的头摇得跟拨朗鼓似的:“其它什么证也不成!”
事已至此,多花就多花吧,毕竟能去,总不能将老婆赶回去。开始车还顺利,可一到⽩朗屯叉口,道旁察警出现了:“停!”车靠边停驻。“查!”二话没说,两个察警冲上了车里,一个一个地查起⾝份证,说来也怪,专查男的,不查女的,这下,石倒放心了不少:后面也这样查多好,自己有⾝份证,只老婆没带。其中一个察警,看石⾝后一南方人很是怀疑,不仅检查了⾝份证,⾝上口袋翻了个遍,连机手都打开了盖,好象恐怕里面蔵有炸弹似的。至于那些本地人,没⾝份证的,也没管,问一下认识谁不,回答认识也就过关了。石有点糊涂了:这是查⾝份证嘛?是不是附近发生了什么大案要案?要不,哪能查的这么仔细呢?但车上的人没人敢吭声。
车终于又启程了,一个小时安然无事。突然,一辆红⾊小面包出现在前面的路旁,乘务喊了一声:“快,没⾝份证的赶紧下车,上面包!”俨然一个将军,不断地打着手势。七八个没有⾝份证的人,连同石的老婆,迅速钻进了前面的小面包。石有点不放心,想跟了去。乘务说:“你有⾝份证跟着⼲嘛?”一挥手,门子关上,红⾊的面包一溜烟没影了。
石回到车上。班车继续前行,石门子收费站到了,果然有察警守着,好象例行公事似的,察警上来逐个检查,查完司机签字通行。司机的样子很乖,堆了一脸的笑。平安过了,车上的人都舒了一口气。那个乘务领着几个没⾝份证的人早就守候在前面的路旁。等人一上车,司机话匣子打开了,说:“这些察警也不易,不过没办法,两会期间嘛,不认真怎么成?不过,他们也知道咱换小车偷渡,但这不违反上面的指示啊,毕竟让查公

车,没让查私家车。”语气间一脸同情和理解。最后,还特地总结了一句,这叫:“铁路察警,各管一段!”
大伙释然。
乘务接过话茬:“过一段,还有一次,过了就好了。”
经历一场,大家有了经验,心里踏实了,开始的紧张感没了,心想,下次肯定是一样的,笑声倒是充満了车箱。
很快,又到了下一个收费站,依旧有一辆红⾊面包提早停在前面,没⾝份证的人换车先过,收费站的察警上车验证,司机签字通行,一切好象都跟上次一样的顺利。乘务依旧率领着一群没⾝份证的人早早等候在路旁,见车来了,蜂涌而上,乘务说:“这回大家安心坐吧,不会有问题了!”
就在这时,一辆⽩⾊警车飞一样追了上来,挡在了班车的前面,下来四个察警,一个⾼个子的,冲上车,望了一眼,口气非常強硬:“数,自己数,超载多少人?一个不能差!”司机傻了,车上有人说:“逆向超车了,人家才追上!”也有人说:“偷渡让人看见了!”凡正最终没能逃脫罚款的命运,整整500元。
司机垂头丧气,骂骂咧咧,一路抱怨。
石问:“回来还查不?”
司机没好气地说:“不查!巴不得你离开呢!过了两会进京也没人管!”
石听了心里有点别扭,暗想:“开什么两会!净弄虚的,好处没见着,做个车倒是不踏实起来!”
m.UMiXS.cC